柯惠可吸收性縫線CL813
結構及組成/主要組成成分 材質為乙交酯和丙交酯的共聚物,是多股編織涂層,未染色或經D&C紫色2號染色劑染為紫色的縫線,分為帶針和不帶針兩種,規格從2到8-0。涂層材質為乙交酯/已內酯共聚物和乳酸硬脂酸鈣的混合物。
適用范圍/預期用途 適用于一般軟組織的縫合與結扎,并可用于眼科手術,但不適用于心血管和神經組織。
1、從感染的細胞培養物制備可溶性病毒抗原(1)用漢坦病毒常規接種 Vero-E.單層培養細胞。
(2)接種后7~14 天待病毒感染滴度達到峰值(可制備感染細胞刮片用IFA監測)后。收獲感染病毒的單層細胞(可用刮子或分散劑消化收集)。
(3)在低溫中反復凍融細胞培養物3次,并經超聲波粉碎處理,3000 轉/分離心 15 分鐘。
(4)取上清56℃加熱滅活30分鐘,或加入甲醛至終濃度為1/3000.4℃滅活3~7天即為可溶性漢坦病毒抗原,測定滴度后分裝低溫(-30~-80℃)保存備用。
2. 從感染的乳小鼠腦組織制備病毒抗原
(1)用經過小鼠傳代適應的漢坦病毒株常規,接種2~4 日齡小白鼠。
(2)待小鼠發病瀕死前解剖取腦,加人10倍量中性緩沖液(pH7.0~7.4 PBS 或 Hank 液).研磨成10%鼠腦懸液。
(3)3000轉/分離心15分鐘。
(4)取上清 56℃加熱滅活 30分鐘,或加入甲醛至終濃度為1/3000,4℃滅活3~7天即為可溶性漢坦病毒抗原,測定滴度后分裝低溫(-30~-80℃)保存備用。
3.從帶毒野鼠臟器(如黑線姬鼠肺臟)組織制備病毒抗原 方法同2。4. 漢坦病毒血凝素抗原的制備 詳細方法見血凝及血凝抑制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