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站 行業動態】6月發布的醫藥榜單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囊括藥物、藥價、藥企業績、綜合實力等。6月的結束意味著醫藥行業上半年的結束,下半年的開始。希望這些榜單也能為醫藥人士提供借鑒。
日前,隨著國內新藥審批審評的加速,在一批新藥獲得一致性評價的同時,也有藥企相繼傳來藥品獲得美國FDA批準的好消息。筆者根據不完全統計,5月以來,已有多家藥企產品獲得美國FDA批準。
6月1日,2018年度科技創新力中藥企業榜單公布,10家藥企進入榜單。據悉,此次榜單主要基于中醫藥領域企業在可觀數據的研究分析:在藥品層面,從創新維度、布局維度、競爭維度等方面考察評選指標;在企業層面,深入了解藥品銷售及企業盈利情況,從驅動維度、發展維度、規模維度等方面酌量評選指標。
20家日資制藥企業中,員工平均年收入是894萬日元(約57萬元人民幣),前5名的公司員工年平均收入都在1000萬日元以上。(數據主要來自各司發布的證券報告,截至2018年4月5日)
近幾年來,制藥巨頭研發支出的排名與金額變化并不大。羅氏已連續多年盤踞在頭位,而賽諾菲則因進行了數筆并購交易,從2016年的54.5億美元增加至2018年的66億美元。
日前,IQVIA發布了2018年中國醫院藥品市場的統計報告,2018年中國醫院藥品市場總銷售額達到7718億人民幣(>100張床位樣本醫院藥房采購金額),全年增長率為3.3%,增速與去年持平。
截至5月底,200多家上市藥企已相繼公布了2018年財報。在生物制品、化藥、中藥制劑領域中,毛利率超過90%的企業有7家,包括生物制品領域中的康辰藥業、我武生物、康泰生物;化藥領域中的貝達藥業、德展健康、康弘藥業;中藥制劑領域中的龍津藥業。
在益發趨嚴的醫藥政策影響下,中國醫藥市場格局正在不斷重構。而其帶來的影響,也從人事變動上得到了體現。根據不完全統計,5月份,18家國內外藥企有高層人事的變動。
當前,在一致性評價和帶量集中采購政策的雙重作用下,醫藥市場大浪淘沙,屆時將會有大批仿制藥企業退出市場,同時也會有一批優良品種脫穎而出。就今年6月以來,又有幾家藥品生產企業傳來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好消息。
6月11日,PharmExec公布了2019年制藥企業1~50名單。與去年的榜單相比,2019年制藥企業1~10名中,除了輝瑞和GSK排名無變化外,其他排名都有變動。據悉,本次排名主要是依據各個企業2018年的處方藥銷售收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1~50名中,有兩家中國藥企上榜,分別是中國生物制藥(42)、恒瑞醫藥(47)。
近期,FiercePharma發布了2018年生物制藥企業CEO年薪排行榜。相較于其2017年688萬美元的薪水,Moderna的Stéphane Bancel2018年薪水翻了7.6倍,也助他坐上此次榜單的寶座。梯瓦的Kåre Schultz、百濟神州的歐雷強占據2、3位。
6月4日,EvaluatePharma發布了新版制藥企業2024年展望,并且給出了2024年預測名單。另外,EvaluatePharma預計2024年處方藥銷售額將達到1.18萬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達到6.9%,明顯高于2011~2018年之間的1.7%。
6月13日,GoodRx發布了2019年昂貴的10個藥物。諾華和Spark Therapeutics的兩款基因療法依據超越禮來穩居該榜單的品牌藥,位居榜單前兩位。
2018年在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中,終端化藥注射劑銷售額高達6151.57億元,同比增長3.94%。其中,排名1~10的產品中,銷售額均超過50億元。
在預測的1~10個藥物中,可瑞達、修美樂、艾樂妥占據前三,歐狄沃、億珂、愛博新、瑞復美、喜達諾、艾力雅、Biktarvy分列4~10名。
2019中國藥品研發綜合實力排行榜出爐,恒瑞醫藥、正大天晴、齊魯制藥、復星醫藥、人福醫藥、東陽光藥業、四川科倫藥業、百濟神州、豪森藥業、信達生物制藥進入榜單1~10。
2019即將進入下半場,一些藥企已經發布了上半年預告,在已經發布預告的藥企中,預增、略增合計有14家;預減、續虧和首虧合計有12家。其中,有3家藥企凈利潤或翻倍,5家藥企或首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