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年來,隨著醫保控費、帶量采購等政策的持續推進,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醫藥格局明顯生變,許多藥企承壓,逐漸被淘汰或走上并購、成為藥企代加工廠之路,而頭部企業有望獲得較好的發展機遇。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走出去”戰略的推進,國內藥企在化的進程中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因此藥企在化過程中還存在巨大的機會。
筆者了解到,目前不少國內藥企確實在布局化之路。今年9月份,安永發布的行業研究報告《蛻變,成長——本土藥企轉型之路》指出,化戰略已成為本土藥企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針對成熟藥或試劑,本土藥企通過拓展銷售渠道擴大產品覆蓋,尋求新的增長,提高收入和利潤;針對創新藥,提前進行海外布局,實現新產品在境內外的同步上市。除增強主營業務外,許多本土藥企還積極開展多元化經營,進行業務板塊的縱向拓展,實現多元化布局。
從目前國內制藥企業的化進程來看,其原料化、制劑化、研發化、資本化進程的時間都在不斷縮短,同時腳步不斷加快。
例如,康弘藥業常務副總裁柯瀟近日表示,醫療改革對整個行業來講影響都是非常深遠的。公司在其中能夠做的就是加快推進化步伐,加快走向市場去占領另外90%的市場,這是康弘的當務之急。另外,康弘藥業也在加快新產品的研發,以適應新的環境。
另外,今年3月5日,石藥集團發布公告,成功就用于治療高血壓的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向美國FDA提交新藥上市申請。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對于中國制藥企業而言,完成新藥上市申請(NDA)的尚無先例,此次石藥集團提交新藥上市申請,意味著中國藥企在化發展歷程中先邁出了跨越式的一大步。
目前,還有部分藥企依靠早期
原料藥優勢,拓展海外市場,經過多年努力,已經成功夯實海外業務基礎,在海外營銷渠道上有深層次布局;同時借助成熟化經驗,部分藥企僅用不到十年時間就實現高品質仿制藥的海外增量。
例如,百濟神州一直著力推行化戰略,目前已經有超過60項臨床試驗正在范圍進行,包括26項注冊性或有望實現注冊的臨床試驗,臨床開發版圖覆蓋亞洲、澳洲、北美、歐洲、南美等五大洲,其海內外市場前景廣闊。同時,百濟神州還與眾多大型藥企攜手,積極布局在的戰略合作,加快開發具備潛力的創新藥物,進一步豐富產品管線。
總的來看,隨著國內醫保控費成為常態,以及消費水平提高和現代社會快速發展引發的環境問題、人口壓力、老齡化趨勢下,藥企走化之路或還有機會。業內認為,中國藥企需要不斷突破關鍵技術轉型提質,同時探索出一條具有特色的化發展之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