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健康養生】“離離暑云散,裊裊涼風起。”如今秋日的涼意逐漸鋪陳開來,又到了一年秋季養生季了,那么秋季養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業內人士表示,處暑過后,天氣漸漸轉涼,此時正確養生、合理飲食至關重要。秋季調養脾胃既能彌補夏季損耗,也是為冬季貯存體能、積蓄能量做準備,對于全年的養生保健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其中在調養脾胃過程中,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易吸收、富有營養的食物為主。避免進食過涼的食物,避免食用冰箱里存放時間過長的食物,例如隔夜菜、涼拌菜等。而進入秋季,進補不要過量食用養陰、生津、潤燥的食物,在養陰潤燥的同時,在日常飲食中適當添加一些溫補的食材,如生姜、紅棗、桂圓、胡椒、花椒、丁香等。對于素體陽氣虧虛以及容易感受寒濕腹瀉的人群,日常飲食中可適當增加一些健脾化濕的藥食兩用之品,如薏仁、山藥、茯苓等煮粥。
九月應季蔬菜推薦南瓜。清代名醫陳修園說:“南瓜為補血之妙品”。常吃南瓜,可使大便通暢,肌膚豐美。據悉,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其所含的β胡蘿卜素,可由人體吸收后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和蛋白質結合可形成視蛋白,在視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此外,芥菜正是秋季的時蔬,芥菜性味辛溫,歸肺、脾,胃經,具有利尿止瀉,祛風散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芥菜含有大量的胡蘿卜素和膳食纖維,故有明目、寬腸通便的作用,可作為眼科患者的食療品,還可防治便秘,尤適合老年人及便秘者食用。
業內還建議秋季喝銀耳湯防秋燥。立秋之后燥氣也來了,口、鼻、身體皮膚會開始變得干燥。這段時間要注意養陰,常熬些百合銀耳湯喝,有助于順利度過秋季,緩解秋燥。
同時秋季又是一個收斂的季節,酸性的、養陰的多少都有點內斂的作用,其中,用霜桑葉泡水喝是不錯的選擇。業內人士表示,霜桑葉,就是霜打的桑葉。“霜就是收斂的,霜桑葉既能幫助“收”,還可以補腎陰,這腎主一身之陰,也就是能養陰潤燥。
秋季也是嘗秋果的季節,所謂夏吃瓜、秋吃果,秋果包括水果、堅果等,口味選擇宜多酸少辛,可生津消熱通便。比如葡萄能健脾和胃,對氣血不足體質有補益功效;石榴能生津止渴潤喉,并富含花青素有助人體抗氧化、滋養皮膚;秋梨堪為應季水果之星,能養肺生津、緩解秋燥,番茄、烏梅也是不錯的選擇。
另外,秋季到了不宜露足。足底足跟部主要是腎經循行之處,受寒易引發抽筋等。此時宜遵從白露“不露足”的原則,切勿再穿夏季“涼拖”,防止承受“足跟痛”之苦。晚上可做做“足浴”,用純熱水或在熱水中加一些具有散寒、活血、通經絡作用的姜片、鹽、艾葉、花椒等泡足,適合體虛老人和寒濕體質的日常保健,能緩解手足冰涼、減輕下肢水腫。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