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中藥飲片是中國中藥產業的三大支柱之一,根據《中國醫藥工業經濟運行報告》,2021年我國中藥飲片市場規模就已達到2057億元,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2607億元。不過,與快速增長的市場不同的是,當前中藥飲片行業市場還存在集中度較低,中藥飲片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
中藥飲片產業規范發展下,這些趨勢正日益明顯!(圖片來源:制藥網)
中藥飲片行業規范化發展是大勢
當前,中藥飲片市場需求正持續釋放,為保證行業長遠發展,業內普遍認為,中藥飲片市場需加強監管,規范化發展。據悉,近年來為了推動中藥飲片行業高質量、規范化發展,國家藥監局以及各地相關機構都在不斷加強對中藥飲片的科學監管,并發布炮制規范等文件。
如5月12日,為進一步完善中藥飲片炮制管理,提高中藥飲片質量控制水平,甘肅藥監局就發布了《甘肅省中藥炮制規范》(2009年版)修訂,自2023年6月1日起實施。
而在此之前,《西藏自治區藏藥材炮制規范》也已正式發布。據了解,《規范》共收載62個植物藥材品種、73個礦物藥材品種和47個動物藥材品種,共計182 種藏藥材的炮制規范,明確了藥材的來源、細化了炮制操作技術要點、規范了名詞術語,為保障藏藥在研發、生產、使用中的質量控制和安全有效提供了標準規范。
分析人士認為,從行業政策來看,中藥飲片行業未來無疑還將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與愈加頻繁的抽檢。在此背景下,相關企業需要重塑增長邏輯和發展路徑,加快利用現代先進數字技術與設備,進行數字化轉型升級,來規范發展并進一步提升生產質量。
實際上,為了進一步提升制藥安全,規范生產環節;在5G時代下,中藥飲片生產智能化、自動化、現代化發展早已成大勢所趨。目前,我國不少藥企都已開始積極借助現代科技技術,推動中藥飲片生產升級。如上海徐重道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就正在擬建設中藥飲片及中藥顆粒加工項目,打造集中藥飲片生產中心、代配代煎中心、倉儲物流中心及中醫藥文化展示與教育培訓中心為一體的現代化、智能化中藥飲片生產基地。
該基地將利用5G工業化技術,開發數字孿生系統,實現人與機器的協調合作,促進工廠生產自動化。項目建成后,將在增加對蔡同德藥業供貨的同時,快速搶占上海中藥飲片市場份額,更好地拓展中藥飲片市場并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
智能化、數字化、現代化將成飲片產業發展方向
中藥飲片產業的規范化發展,其實也在為制藥設備行業帶來巨大變革與機遇。中藥飲片是通過一定工藝炮制加工而成的中藥產品,制藥設備的質量好壞以及技術的先進與否,往往會對中藥飲片質量、產量起到直接影響。
尤其,在隨著自動化、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中藥飲片的制藥工作已逐漸升級為自動化、數控化加工的背景下,當前不大好藥企都需要升級換代相關制藥設備,來加速向智能化、柔性化、精密化以及符合生產標準的方向發展。
實際上,現下國內還有不少制藥裝備企業,也早已在積極圍繞中藥制造的相關環節加強技術攻關,在加快研發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以及符合環保理念的新型成套中藥制藥裝備,助力中藥飲片產業發展。如有企業研發生產的自動
炒藥機就采用電磁加熱技術、智能補溫技術,可根據炒制原料的工藝要求分段進行控溫,更好的保障藥效與產品質量。
結語
《"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曾明確提出:要加快制藥裝備升級換代,提升制藥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中也提出: 要研發數字化、智能化現代制藥裝備,促進中藥工業綠色智能升級……對此,業內認為,從以上可以明顯可以看出,智能化、數字化、現代化將成為未來飲片生產發展的必然方向;與此同時,
中藥材、飲片加工處理設備數字化、自動化等趨勢也將不斷強化。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