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跨國藥企2023年“成績單”正陸續揭曉中,據業內統計,截至2月3日,至少已有8家跨國藥企公布了2023年全年財報,按營收由高到低排序,分別是強生、羅氏、默沙東、輝瑞、賽諾菲、諾華、GSK、諾和諾德。
強生在上述8家跨國藥企中表現尤為亮眼,2023年總營收高達852億美元,同比增長6.5%。2023年,強生已經完成消費者保健業務的分拆,其制藥業務實現收入547.59億美元,醫療科技業務收入304億美元。可以看到,制藥業務占據了強生總營收的半壁江山。據了解,其制藥業務主要聚焦自身免疫、腫瘤、神經科學、感染、肺動脈高壓、心血管及代謝等領域。2023年度,其腫瘤業務的增長主要歸功于達雷妥尤單抗、阿帕他胺、伊布替尼等產品銷售增長。其中,達雷妥尤單抗銷售額高達近百億。而在自身免疫領域,烏司奴單抗、英夫利昔單抗、古賽奇尤單抗、戈利木單抗等產品合計貢獻了180.41億美元營收。其中,烏司奴單抗銷售額超108億美元。
其后是羅氏,2023年總營收高達656.27億美元,同比增長1%;凈利潤123.58億瑞士法郎,同比增長7%。羅氏的制藥業務主要聚焦腫瘤、免疫、神經、血友病、感染疾病、眼科疾病等疾病領域。其中,腫瘤是給羅氏主要發力并為其帶來主要收入的板塊,2023年合計收入為190.87億瑞士法郎,同比增長4%。在眼科領域,專為眼內注射設計的創新VEGF-A/Ang2雙抗“法瑞西單抗”表現也可圈可點,2023年銷售額高達23.57億瑞士法郎,同比增長高達324%。
默沙東的K藥成功拿下“藥王”寶座,引起業內的高度關注。默沙東2023年總收入為601.15億美元,同比增長1%,其中K藥全年營收250.11億美元,同比增長19%,幾乎撐起半壁江山。據了解,K藥于2014年9月在美國獲批上市,截至目前,該藥在美國獲批適應癥達39項。2018年,K藥獲批在中國上市,在國內獲批適應癥已達到12項。有機構預測,K藥銷售額有望在2028年達到300億美元的里程碑。制藥業務方面,默沙東主要聚焦腫瘤、免疫、神經疾病等領域,2023年度該板塊的收入535.83億美元,同比增長3%。其中中國區收入67.1億美元,同比增長32%。
此外,就其他幾家已披露財報的跨國藥企總體營收情況來看,除了輝瑞2023年營收下滑41%以外,剩下的均實現了增長。輝瑞2023年整體營收為584.96億美元,凈利同比下降93%至21.19億美元。2023年,輝瑞的疫苗產品Comirnaty實現營收112.2億美元,同比下降70%。不過,如果剔除Comirnaty和口服治療藥物Paxlovid的影響,輝瑞去年營收增長7%。此外,2023年輝瑞以430億美元收購了抗癌藥廠商Seagen,布局ADC(抗體偶聯)藥物領域,這也是目前包括羅氏、百時美施貴寶、默沙東、吉利德、阿斯利康等各大制藥頭部紛紛搶占的賽道。與此同時,輝瑞還瞄準了目前研發火熱的減肥藥賽道。在2024年初的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上,輝瑞CEO方面在大會上表示,肥胖藥市場是輝瑞有能力參與并獲勝的領域,公司必須參與其中。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