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近日,國金證券研報指出,2024年醫藥行業的整體基調應該仍是:關注穩健的業績持續增長+對過度政策憂慮修復+行業景氣度恢復,上半年醫藥配置圍繞高性價比賽道展開。該行建議布局三大方向,分別是:中藥、創新藥和器械出海、院內高性價比藥品和器械復蘇。
就中藥賽道來看,中藥行業近年來受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近期,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正式發布《中藥制劑特征圖譜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和《中藥制劑穩定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業內認為,中藥制劑特征圖譜對于識別中藥制劑關鍵質量屬性,研究量質傳遞,評價中藥制劑質量的均一性、 穩定性,提高中藥制劑整體質量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需求端,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消費水平不斷升級,中醫藥市場前景廣闊。
券商普遍看好2024年的中藥板塊。例如,中郵證券研報指出,2023年醫保目錄對中成藥醫保限制明顯放寬,且國談藥品降價幅度溫和;中藥OTC在疫情、流感催生的診療需求下,相關產品加速放量,口碑近年明顯提升,也能帶動產品群發展。中藥板塊目前估值處于較低水平,看好院內擁有充足循證醫學證據、國談藥品的標的,以及中藥OTC中銷售、管理持續改善的標的。湘財證券也表示,2024年繼續看好中藥行業。該行認為,中藥行業相關政策呈現出深度上聚焦行業痛點、廣度上覆蓋全產業鏈的特點,圍繞政策特點,中藥行業或呈現結構性分化,符合政策特點的企業有望表現突出。
創新藥和器械出海擁有更大的市場空間。就創新藥來看,2024年以來,國內創新藥企業出海能力明顯提升,對外授權交易已有十余起,包括藥明生物、邁威生物、安銳生物、瑞博生物等國內藥企紛紛宣布與跨國藥企達成合作,其中包括多起超過10億美元的交易。長城證券認為,我國醫藥企業“出海”模式以海外授權為主。2024年1月1日至2月4日,我國海外授權交易金額就達到91.46億美元,2024年我國醫藥“出海”有望爆發式增長。
另外,就器械賽道來看,去年短期內受到醫療反腐的外圍影響,但整體來看行業政策影響積極,隨著國產醫療器械創新力度不斷加大,行業迎來邊際復蘇。
從A 股醫療器械上市公司業績表現來看,科創板醫療設備企業2023年整體表現較為亮眼,10家企業收入快速增長,平均增速超過40%,半數企業的歸母凈利潤增速超過45%。其中頭部企業表現亮眼,如聯影醫療2023年實現營收114.11億元,同比增長23.52%;歸母凈利潤19.74億元,同比增長19.21%。山外山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6.9億元,同比增加80.67%,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加227.64%。市場對于醫療設備板塊也充滿信心,Wind醫療器械精選指數在2024年2月內上漲約15%。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