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退市制度作為一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將能力不足的上市企業淘汰,使得資本市場能正常地“新陳代謝”。根據梳理,今年從1月1日起,已有6家醫藥上市企業發布風險提示,其中4月份以來,有4家藥企發布風險提示。
其中太安堂藥業(*ST太安)2024年4月16日發布公告稱,公司2023年年度報告審計工作正在進行中,但存在可能導致公司股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根據公告,由于2022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公司股票自2023年5月5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若2023年年度報告再次觸及相關規定,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
目前,公司2022年度無法表示意見審計報告涉及的控股股東非經營性占用資金尚未完全收回,且預重整被裁定終止,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此外,由于內控缺陷等原因,審計機構可能無法就公司2023年計提的大額資產減值損失的具體時間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可能導致審計機構對公司2023年度財務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公司提醒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據悉,*ST太安從2021年開始連續巨虧,在2023年8月后,進入到預破產重整。
吉藥控股于4月15日發布《關于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第三次風險提示公告》,公告顯示,經財務部門測算,吉藥控股預計2023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的區間為-2.1億元至-2.9億元。根據《上市規則》規定,上市公司出現“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或追溯重述后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的情形,其股票交易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可能。
從業績上看,吉藥控股預計2023年度營業收入為3.2億元至3.6億元;扣非后凈利潤虧損3.7億元至5億元。
天目山藥業于4月9日披露《關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第五次風險提示公告》,公告顯示,天目山藥業因2022年度經審計期末凈資產為負值,該公司股票已于2023年4月27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若天目山藥業2023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中的相關財務指標觸及《上市規則》第10.3.10條規定的情形的,該公司股票存在被終止上市風險。
公告顯示,經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公司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為11,600.00萬元至12,600.00萬元;預計公司2023年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約為10,600.00萬元至11,300.00萬元;預計2023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24.55萬元至-3,224.55萬元;預計2023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113.40萬元到-3,313.40萬元;預計公司2023年期末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資產為3,512.73萬元至4,312.73萬元。
大理藥業于4月11日發布風險提示公告稱,經初步測算,大理藥業預計2023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且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預計2023年年度實現營業收入8300萬元到9200萬元,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業務收入和不具備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營業收入為8200萬元到9100萬元,低于1億元。該情形觸及《上市規則》相關規定,該公司股票在2023年年度報告披露后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除此以外,景峰醫藥3月30發布公告稱,經初步測算,預計2023年度期末凈資產為-3000萬元至-6000萬元。根據《上市規則》相關規定,該公司股票可能在2023年年度報告披露后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龍津藥業3月1日發布提示性公告稱,經初步測算,該公司預計2023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于1億元。根據《上市規則》相關規定,公司股票交易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從以上幾家企業來看,公司因出現財務狀況異常或者其他異常情況,觸及《上市規則》風險警示規定,公司股票可能存在退市風險。業內人士表示,面對退市制度,醫藥上市企業只有加強創新、苦練內功,提升核心產品的競爭力,才能經得起資本市場的大浪淘沙。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