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2024年一季度,受全球醫藥健康行業投融資階段性遇冷等市場環境因素的影響,醫藥“賣水人”業績也受到一定的影響。整體來看,2024年CRO企業Q1業績分化明顯,只有三成公司凈利潤實現正增長。
其中,成都先導4月24日晚間發布2024年一季報,公司業績恢復良好,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7億元,同比增長54.3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94萬元,同比扭虧為盈,增幅超200%。其中,公司核心業務核心業務DNA編碼化合物庫平臺(DEL)板塊繼續延續了恢復性增長態勢,該板塊收入同比增長49.33%,同時英國子公司Vernalis(R&D)Limited獲得項目里程碑收入,并疊加匯率變化的有利影響,公司今年一季度基于分子片段和三維結構信息的藥物設計平臺(FBDD/SBDD平臺)收入同比增加78.83%。
成都先導同日還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完善核心技術平臺體系,推動DEL技術的標準化、工業化和大規模應用,加快DEL+FBDD/SBDD的技術融合與協同,進一步推進STO平臺高質量的小核酸序列設計和遞送系統開發,優化提升TPD平臺能力并布局差異化的蛋白降解項目等。與此同時,積極推進“DEL+AI”的項目研發及能力建設。
諾泰生物4月22日公布2024年第一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56億元,同比增長71.02%;歸母凈利潤6632.68萬元,同比增長215.65%;基本每股收益0.31元。對于業績增長的原因,公司表示,公司堅定發展以特色多肽
原料藥為核心的優勢業務,持續加強技術創新,推進產能建設,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營業收入同比實現較大增長。
陽光諾和今年一季度的業績表現也不遜色。公司4月26日發布2024年一季度業績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2億元,同比增長8.53%,歸母凈利潤為7275萬元,同比增長51.77%。
該公司2023年實現營收凈利雙位數提升,也因此獲得了民生證券、太平洋證券等券商給予的“推薦”和“買入”等評級。浙商證券對陽光諾和的長期發展表示了肯定,該行認為該公司兼具仿制藥CRO的增長韌性與創新藥CRO業務的拓展彈性,隨著公司進入自研項目加速轉化、權益分成逐步釋放、大臨床業務快速拓展的窗口期,判斷公司的高成長性與高盈利能力的持續性或將超市場預期。
當然,有喜也有愁。超半數業績下滑的公司中,不乏頭部企業,如藥明康德2024年一季度報告顯示,實現營業收入79.82億元,同比下降10.95%;剔除新冠商業化項目后同比下降1.8%;實現歸母凈利為19.42億元,同比下降10.42%;康龍化成實現營收26.71億元,同比下滑1.95%;實現歸母凈利潤2.31億元,同比下滑33.80%;泰格醫藥實現營收16.60億元,同比下降8.00%;實現歸母凈利潤2.35億元,同比下降58.65%。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