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是指采用工程化設計理念,按照一定的規律和已有的知識設計和建造新的生物元件、裝置和系統,以及重新設計已有的天然生物系統來實現特定的功能,是本世紀初興起的朝陽行業。當前合成生物學行業正在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為53億美元,預計2024年將達到189億美元,復合增長率(CAGR)為28.8%。
業內表示,合成生物學應用場景豐富、碳中和背景下潛力巨大,基礎研究、技術進步及政策支持也在使其加速發展。針對合成生物學布局情況如何,近期多家藥企紛紛回應。
金城醫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已經深耕多年,建有合成生物學產業化平臺,并已經成功落地谷胱甘肽、腺苷蛋氨酸、蝦青素、PQQ等生物合成產品以及4-AA、煙堿等酶催化產品,其中蝦青素項目正在開展安全認證工作。公司在已有合成生物學產業化平臺的基礎上,搭建起自主研發及中試放大平臺,形成了從上游研發、中試放大到產業化落地的完整合成生物學產業鏈。
圣達生物對近期備受關注的“合成生物學”相關熱點進行回應表示,公司前期披露的合成生物學平臺擁有的為菌株構建、高通量篩選、檢測及發酵平臺。公司聯合浙江大學共同研發的“重大維生素產品全生物合成技術和綠色制造示范”項目,旨在解決傳統D-生物素生產過程中使用有毒化學品和高危險程度的問題,目前已通過小試驗證及發酵工藝優化,但尚不具備產業化條件。
藥石科技近日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2023年,公司的合成生物學團隊成功完成了81個公斤級以上項目,包括9個百公斤以上項目;形成了手性氨基酸、環內手性胺、手性芐胺等多個高價值系列產品,促進公司新穎分子砌塊產品儲備。此外,公司還對外提供了酶進化、發酵產酶、化學篩選和工藝開發、車間生產、IP支持的全流程服務。公司2023年尚未開放外部服務,故該年度銷售收入中未有合成生物學團隊的獨立出庫銷售。未來,該團隊將致力于獨立的技術輸出、產品銷售,持續拓展和完善生物催化平臺,促進化學化工的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
蔚藍生物公告稱,公司在合成生物領域僅設立了1個合成生物技術創新實驗室,主要用于研發飼料用功能性蛋白、食品用甜味劑等。但該實驗室儲備的研發項目少、投入金額小、專業人員配置少,目前仍處于前期菌種實驗室研發階段,距離規模化放大還有較大差距,并不具備產業化條件。合成生物學產品的生產涉及分離、提純等生產工藝,且提純工藝難度較大,公司目前尚不具備該工藝,有待進一步開發。同時,產品未來還可能涉及注冊及法規審批、選品及市場推廣等,周期較長,難度較大,商業化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預計在較長的時間,不會對公司的經營產生重大的影響。除此之外,公司不涉及其他合成生物領域的研發投入。
富邦股份近日也在互動平臺上表示,未來,公司將積極運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同源重組等技術,利用分子生物學、合成生物學等方法,在生物農業領域不斷展開研發與技術創新,為實現綠色環保、低碳降碳、降本增效、提質增產的目標而努力。而新華制藥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生產的多巴胺系列產品在全球有一定地位。
資料顯示,合成生物學(生物制造)是一種全新的“造物”技術,融合了生物學、化學、工程學等多種技術,以可再生生物質為原料,以生物體作為生產介質,旨在利用廉價原料,以菌種、細胞、酶為制造工廠,規?;l酵獲得目標產品,具有清潔、高效、可再生等特點。近年來,隨著政策力度的加大,合成生物學領域將具有廣闊前景。
有機構表示,合成生物仍在產業化初期,中國企業有望憑借合成
生物產品/成本優勢,成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企業。另有機構指出,整體來看,未來合成生物學產業的市場潛力大。在支持政策不斷落地下,產業化有望加速,投資者或可關注頭部企業。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