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藥網 醫藥股市】隨著退市新規落地實施,監管更加嚴格,近期又有多家藥企發布股票退市、停牌相關信息,其中包括廣東太安堂藥業有限公司、云南綠生中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貝參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
如6月5日,深交所發布關于廣東太安堂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太安堂”)股票終止上市的公告。公告顯示,公司股票于6月14日復牌并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為十五個交易日,預計最后交易日期為7月4日。
資料顯示,太安堂曾是國內有名的中成藥上市公司之一,主要從事中成藥、
中藥材加工與貿易、醫藥電商三大業務,擁有麒麟丸、祛痹舒肩丸、心靈丸等多個國內獨家品種和特色品種。但近年來,公司連年虧損,2021年至2023年,累計虧損超43億元,并且公司財報連續兩年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
近期,云南綠生中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因公司2023年年度審計工作尚未完成,故無法按期披露年度報告。根據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4.5.1 第(三) 項之規定,掛牌公司出現“未在規定期限內披露年度報告或者半年度報告的,自期滿之日起兩個月內仍未披露年度報告或半年度報告”之情形,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終止其股票掛牌,公司如在2024年6月30日之前未能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將存在被終止掛牌的風險,因存在上述事項公司股票自2024年5月6日起停牌。
目前,審計機構已進場開展審計工作,公司將組織人力積極配合,抓緊時間推進審計工作進度,力爭于2024年6月28日前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資料顯示,該公司主要從事中藥飲片生產與銷售、中藥材貿易,中藥飲片及中藥材等品類多達上千種
而武漢貝參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原定于2024年4月29日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截止本風險提示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披露。因公司未在法定期限內即2024年4月30日(含)前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公司股票自2024年5月6日起停牌。若公司在法定期限屆滿之日起兩個月內即2024年6月28日(含)前仍未披露2023年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將存在被終止掛牌的風險。
公告顯示,貝參藥業為消除終止掛牌風險已采取和擬采取的措施及目前的進展 公司根據《終止掛牌實施細則》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的規定,于 2024年 5月6日披露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掛牌的風險提示性公告,之后每十個交易日披露一次,直至相關情形消除或股轉公司作出股票終止掛牌的決定。公司將按照全國股轉系統《關于做好掛牌公司2023年年度報告披露相關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盡快開展年度審計工作及報告編制,按時完成2023年度報告的披露工作。
資料顯示,貝參藥業專注于中藥研發創新與生產制造,公司圍繞呼吸系統疾病,針對流感,咳嗽以及呼吸道慢性損傷等病癥已經研發上市了散劑、顆粒劑、合劑、糖漿劑、煎膏劑、露劑等GMP 生產線及15 個藥品。
據了解,為適應注冊制改革和常態化退市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監管工作,2023年4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后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強化退市程序銜接,暢通交易所退出機制,完善主辦券商承接安排,簡化確權登記程序,優化退市板塊掛牌流程,推動退市公司平穩順暢進入退市板塊;二是優化退市公司持續監管制度,從退市公司實際情況出發,合理設定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要求,建立差異化的監管機制,提升監管精準性、適應性;三是健全風險防范機制,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引導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的企業通過市場化途徑退出市場,促進風險收斂和逐步出清;四是完善退市公司監管體制,構建職責清晰、協同高效的監管機制,強化各方分工協作和統籌協調,形成有效的監管合力。
業內人士認為,加快劣質上市公司出清、建立退市常態化機制,能夠更好地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