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2023年初以來,創新藥板塊整體走勢弱,但也不乏逆市大漲的醫藥股。例如,科創板醫藥公司——百利天恒累計大漲547%,公司新市值641億,表現尤為強勢。
實際上,今年以來,百利天恒可以說是賺足眼球。今年3月,百利天恒宣布,已收到與百時美施貴寶就雙抗ADC產品“BL-B01D1”項目開發與商業化許可協議8億美元首付款,約57億元人民幣,預計該款項將對2024年業績產生積極影響。招股書顯示,截至2024年4月30日止四個月,公司收入54.97億元,同期扭虧為盈,達到48.64億元。
近年來,ADC研發火熱,百利天恒也積極布局,目前公司已進入臨床階段的有6款ADC藥物,核心管線BL-B01D1。
BL-B01D1是FIC靶向EGFR×HER3的雙抗ADC,能夠廣泛地靶向多種實體腫瘤。自2021年11月開始開展人體一期臨床研究,該藥的多項臨床試驗現已入組一千多名患者,覆蓋十余種腫瘤,包括肺癌、乳腺癌、頭頸鱗癌、鼻咽癌、 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膽管癌、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 宮頸癌等。
百利天恒稱,BL-B01D1有潛力成為繼PD-(L)1免疫療法后的下一代基石藥物和超級重磅藥物,公司短期內的首要任務是在與BMS進行全球戰略合作后,進一步加快BL-B01D1在中國及全球的臨床開發,預期BL-B01D1將于2026年或之前向中國藥監局提交頭個適應證的NDA(新藥上市申請),最早于2028年向FDA提出頭個BLA,未來三到五年,這款在研藥物將陸續在中國、歐美及其他市場提交更多適應證的監管審批申請。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與BMS的合作協議將在未來成為公司收入的主要貢獻部分,存在依賴度過高的風險。此外,協議中的后續款項與產品的商業化表現密切相關,也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目前,除了BL-B01D1之外,百利天恒研發進度靠前的創新藥產品還有BL-M07D1、SI-B001等。其中,BL-M07D1單藥用于HER2陽性乳腺癌的研究處于III期臨床,預計于2026年完成,SI-B001聯合化療用于EGFR野生型非小細胞肺癌的研究也在III期臨床中,同樣預計于2026年完成。
與此同時,百利天恒日前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發行上市的IPO文件,本次公司募集的資金將用于中國內地以外地區的生物藥物的研發、建立全球供應鏈,以及用于內地以外的營運資金和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從研發投入來看,2021-2023年,百利天恒的研發投入分別為2.79億元、3.75億元、7.46億元,占歷年的收入比例分別為35.0%、53.4%、133.2%。2024年前4個月,百利天恒的研發投入達3.34億元,幾乎是2022年全年的總額。
現金流方面,截至2023年底,百利天恒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3.92億元,較2022年底的10.01億元銳減約6.09億元。從數據可見,來自BMS的首付款給了百利天恒很大的資金支撐。截至2024年前4個月,百利天恒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58.70億元。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