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7月26日,多家藥企宣布完成融資,持續推進相關藥物開發。
如晶核生物宣布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所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JH02的全球臨床I/II期試驗、68Ga-JH03/177Lu-JH04的中美IND申報及臨床開發,以及后續多個創新性管線臨床前研究和國際合作。
資料顯示,晶核生物是一家專注于可視化診療一體靶向放射性核素療法(TRT)的生物技術公司,公司擁有多款創新核藥開發并成功上市的經驗。截至目前,晶核生物已經構建了靶向核藥開發的專有技術平臺,用于配體篩選、調制偶聯因子(J-Linker)和臨床轉化。
相關投資人士表示,靶向放射性核素療法(TRT)是腫瘤靶向治療的重要創新,TRT藥物結合了放射性核素的特性與靶向藥物的精準性,為腫瘤治療帶來了新的可能。隨著核素原料供應鏈的成熟及臨床用藥便利性的提升,TRT賽道具備巨大的發展潛力。
另有投資人士表示,TRT藥物在腫瘤的診斷和靶向治療上顯示出獨特的優勢,已經使該領域成為研究熱點之一。晶核生物核心團隊具有深厚的TRT藥物研發經驗,先導管線JH02已同時獲批中美IND并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相信,晶核生物將依托其團隊、先進的TRT藥物研發平臺,持續推進研發創新,開發出更多的TRT藥物,讓更多的癌癥患者享受生物醫藥技術創新帶來的福祉。
7月26日,ReviR Therapeutics(溪礫科技,下稱ReviR)也宣布完成3000萬美元A輪融資。本輪投資將用于進一步建設ReviR自主開發的AI藥物研發平臺VoyageR,并結合AI技術與ReviR團隊豐富的藥物研發經驗,持續推進已有的亨廷頓舞蹈癥(HD)管線以及包括腓骨肌萎縮癥(CMT)、肌萎縮側索硬化(漸凍癥,ALS)等多種神經系統疾病相關管線臨床前和臨床階段的開發。
資料顯示,ReviR目前已搭建起完備的國際化團隊、先進的AI平臺及成熟的管線體系,聚焦神經退行性疾病等遺傳性罕見病布局多條自研管線,并在癌癥、免疫、代謝等領域開展合作與相應管線研發。當前,ReviR專注于開發小分子針對RNA剪接進行調控,借助自主研發的VoyageR AI藥物發現平臺,進行剪接靶點預測、分子活性預測以及分子生成與優化。該平臺基于內部產生的組學數據集進行模型訓練,在三年的迭代中日趨成熟,加速了管線研發進展。
此外,精微視達7月26日也發布消息,公司B輪融資已于近日完成,投資方主要包括福建泉州、江蘇蘇州、湖北武漢、福建晉江、江蘇無錫等多地政府基金、產業資本及社會資本。公司將在投資方支持下,進一步推動共聚焦顯微內鏡產品的臨床應用普及,持續圍繞早期腫瘤的精準診斷和高效治療,布局創新醫療器械產品。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