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隨著肥胖人群的不斷增長,肥胖市場需求旺盛。高盛分析師預計,到2030年,肥胖市場規模將超過1300億美元。在中國,減肥藥物的市場規模將在2030年達到149億元。
瞄準千億美元市場空間,諾和諾華、禮來這兩家跨國藥企早已經入局并占據優勢地位。根據諾和諾德公布的2023財報顯示,其用于體重管理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Wegovy收入約為416.32億丹麥克朗(約合60.53億美元),同比增長147%。另據其2024年一季報顯示, Wegovy今年一季度銷售額達到93.77億丹麥克朗(約合13.68億美元),同比增長106%。而禮來公布的2023年財報顯示,其用于減重的替爾泊肽開售一個月的銷售額為1.76億美元。替爾泊肽2024年一季度的銷售額達到5.17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羅氏也正試圖迎頭趕上。據悉,其頭批減肥藥可能在2028年上市。
從羅氏在減肥賽道的布局來看,2023年12月,羅氏宣布以27億美元收購肥胖藥物開發商Carmot Therapeutics,將后者的CT-388雙GLP-1/GIP受體激動劑、CT-996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和CT-868雙GLP-1/GIP受體激動劑等在研減肥藥收入囊中,從而進軍減肥藥市場。該筆收購于2024年1月份完成。
隨后在2024年5月,羅氏公布的數據顯示,候選藥物CT-388早期試驗數據已經取得了積極結果,經過24周的治療后,每周注射一次的CT-388可使健康成年肥胖患者的體重平均下降18.8%。
2024年7月,羅氏又公布收購Carmot Therapeutics獲得的第二種候選藥物顯示出積極的效果,其表示,在一項一期試驗中,每日一次的實驗性藥片CT-996使沒有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在四周內平均體重減輕6.1%。
這一結果出爐意味著減肥藥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有行業人士認為,羅氏的口服減肥藥對于那些不喜歡注射的患者而言將提供具有吸引力的選擇,預計市場憧憬減肥藥賽道雙寡頭格局在不久的未來或被打破。
除了上述跨國藥企,還有勃林格殷格翰、輝瑞、默沙東、阿斯利康等制藥商也在加緊研發減肥藥,試圖分羹市場蛋糕,進展消息也不斷傳來。
例如,美國生物技術公司Viking Therapeutics近期公布的候選減肥藥VK2735開發進程加快,在獲得美國食藥監局FDA的書面回復后,決定將其提前推進到第三期、也是終期臨床試驗階段。有分析師指出,提前推進到三期臨床試驗的決定可能會使Viking Therapeutics的減肥藥開發時間縮短一年,此前市場普遍估計該藥物將于2029年上市。受此消息影響,該股7月26日收漲超28%,創5月20日以來的兩個月新高。
輝瑞也在近期發布聲明稱,根據正在進行的藥代動力學研究結果,公司已經為每日給藥一次版本的口服GLP-1減肥藥Danuglipron,挑出了首選的改良緩釋劑型。公司準備在今年下半年進行劑量優化研究,評估這種劑型的不同劑量,為注冊啟動臨床試驗做準備。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