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干眼癥是眼淚分泌減少及眼表敏感度降低導致的眼表上皮細胞炎癥。近年來,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和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干眼癥患者越來越多。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干眼癥藥物市場空間將持續擴容。有數據預測,到2030,我國基礎人工淚液和干眼處方新藥市場規模有望各自突破100億元。
看好干眼癥治療市場潛力,國內已有眾多企業在進行市場布局。如興齊眼藥的三類仿制藥0.05%環孢素滴眼液(Ⅱ)(商品名“茲潤”)于2020年6月就已獲批上市,是國內獲批上市的用于干眼癥的環孢素眼用制劑,并于次年12月進入國家醫保。數據顯示,該藥物增長勢頭十分明顯,2021年—2022年,銷售業績分別達到3428萬和1.33億元。
此外,近年來,國內藥企已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提交多款干眼新藥的上市申請,我國干眼藥物市場新一次升級在即。
如2023年2月恒瑞醫藥已向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申報1類新藥SHR8058滴眼液的新藥上市申請并獲受理,擬用于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相關干眼病。資料顯示,SHR8058是一種無色、透明的滴眼液,由100%全氟己基辛烷組成,能迅速擴散至整個眼表,并與淚膜的親脂部分相互作用,覆蓋在淚膜水液層表面,穩定淚膜、防止淚液過度蒸發。此外,SHR8058可穿透瞼板腺,與腺體相互作用并溶解腺體中的粘性分泌物,從而達到治療瞼板腺功能障礙相關蒸發過強型干眼病的作用。
當前,仍有不少企業加速布局干眼賽道。根據梳理,2024年上半年,已有至少7家布局干眼領域的相關企業獲得融資。如專注于眼科領域研發的銜微醫療于今年6月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將用于公司團隊建設、推進瞼板腺設備和眼科手術
機器人的研發和臨床注冊。
干眼癥是常見的眼表障礙之一,特別是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工作強度以及電子設備普及,干眼病的發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干眼患病呈現的高發態勢,促使干眼市場需求迸發,企業也不斷加強該賽道的布局。有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與“干眼”概念相關企業300余家。從地域分布上看,廣東、浙江、江蘇三地,“干眼”概念相關企業較多。
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患者的意識提升及診斷率等的上升,預計,2024年到2030年,中國中重度干眼病藥物市場將由3億美元增加至16億美元,復合增長率為34.1%。而目前治療干眼癥的方法包括物理治療、修復治療、抗炎治療三大類。其中,抗炎治療的代表藥物有環孢素A和他克莫司等,修復治療中人工淚液為主要治療方式,物理治療則包括熱敷、瞼板腺按摩、清潔眼瞼等。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