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在傳統制藥行業,藥品的生產環節存在諸多弊端,如在檢測環節,人工檢測存在誤差,生產效率低下等,影響藥品的質量安全。近年來,隨著技術的進步,自動化、智能化逐漸應用到各個行業,但在制藥行業的應用起步較晚。為了推動制藥行業的高質量發展,上游制藥裝備企業正持續加大研發,不斷提升連續化智能生產能力,助力藥企節省空間和人工成本。
據悉,山東新馬制藥裝備有限公司今年新研發了片劑檢測一體機,可以安裝在片劑自動化生產線上,進一步提升連續化智能生產能力。
新馬藥機專注口服固體制劑裝備領域數十年,不斷推出解決藥廠痛點的產品,包括少人化片劑連續化智能生產整體解決方案。據悉,該產線包含了AGV轉運單元、PAT在線監測單元、
濕法制粒機、
干法制粒機、
壓片機、包衣機、泡罩機及裝盒機等多臺核心設備,實現了家族式設計的靈活性與人性化操作臺的舒適性,能滿足不同藥企的個性化需求。
公司新推出的片劑自動化生產線將各設備連接成線,在工藝通用的情況下,連續化智能生產可為藥企節省空間、人工成本約40%,生產周期平均縮短40%至50%。該生產線可助力提升藥企的生產效率,并解決困擾行業已久的固體制劑生產中污染和交叉污染、品質批次差異、安全隱患等難題。
連續化智能生產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其發展潛力空間巨大。目前,除了新馬藥機以外,還有大批具備實力的本土藥機企業持續提升自動化、連續化、智能化水平,助力藥企降本增效。
例如,楚天科技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引進高端技術人才、推進全球化進程以及加強自動化和智能化手段,全面提升連續化智能生產。2024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楚天科技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加大力度引進高端技術人才,研發支出3.2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77%。期內公司進一步推進降本增效,通過進一步的智能化、自動化手段,持續提升生產效率,中央車間AGV物流系統上線及配送業務優化,已實現3H配送完成率99%。
東富龍也在通過技術創新、設備升級和人才培養,不斷提升其連續化智能生產能力。據國家知識產權局2023年12月22日公告,東富龍申請一項名為“雙模連續式灌裝成型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及其成型密封單元“,公開號CN117261169A,申請日期為2023年9月。摘要顯示,本發明涉及適用于吹灌封一體機的雙模連續式灌裝成型裝置,不僅能將整機設備的產能在單模連續式的基礎上加倍,而且設備后期的維護、使用成本更低,且可以實現產品的連續高質量生產,提高了經濟效益。
此外,迦南科技一直致力于打造智能化的整體解決方案,公司根據目前原料藥企業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提出了現階段解決方案的建設目標:通過工業互聯網集成、工業控制軟件和業務管理軟件應用以及工業云和數據挖掘技術,建設智能化生產模式的軟硬件系統,與先進的藥品生產設備和自動化控制系統深度融合實現管控一體化,打造貫穿現代藥品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生產模式,助力醫藥行業實現“智能制造”。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