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產品資訊】近日消息,納索菲德(上海)制藥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菲制藥”)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通知,其自主開發的全球頭款精準嗅區恒流滴注藥械組合產品NPRD003獲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可開展臨床試驗,適應癥為蛛網膜下腔出血繼發腦血管痙攣(SAH)。
公開資料顯示,蛛網膜下腔出血繼發腦血管痙攣(SAH)是顱內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引起的疾病,該類疾病可能與動脈瘤、高血壓、吸煙、酗酒等因素有關。患者會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神志不清、煩躁等癥狀,少數會出現癲癇發作和腦膜刺激征。
在美國,SAH發病率為7.2-9.0/10萬人年;中國SAH年發病率為2.0/10萬人年,這種疾病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
目前,NPRD003所選用的藥物活性成分可以對SAH顯著改善預后,已有片劑、口服液及注射液上市。不過由于安全性問題,在美國僅批準口服制劑上市,但口服制劑起效較慢,有患者將其靜脈注射而引發嚴重副作用,因此FDA特別發出黑框警告,提示用藥風險。
為了破解起效較慢和安全性問題,納菲制藥采取了“藥械組合”的創新模式,與單一的藥品和醫療器械相比,藥械組合產品通常具有更好的療效、安全性、使用便利性及患者用藥順應性。
據悉,NPRD003的給藥途徑為“鼻嗅區跨黏膜給藥”,產品形式為上鼻道用溶液與鼻用給藥裝置組合使用,患者只需要應用鼻用給藥裝置,將藥液滴到上鼻道黏膜處即可。
臨床前研究數據表明,NPRD003劑量為上市口服制劑的1/10時,大鼠血漿、腦脊液和大腦中的藥物暴露量(AUC)分別是對照組的5.11倍、4.89倍和9.78倍;而其在血漿、腦脊液和大腦中的峰值濃度分別是對照組的5.34倍、2.35倍和11.54倍,并在大鼠及犬的重復給藥毒理研究評價中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由于鼻腦途徑的高靶向性,該產品臨床擬用劑量非常小,且不含有乙醇,無注射液的靜脈炎發生風險,無口服制劑的肝臟首過效應,并可降低藥物引發的低血壓風險。該藥未來若成功獲批上市,將給SAH患者帶來治療新選擇。
公開資料顯示,納菲制藥是專注于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創新藥及改良型新藥的產學研一體化制藥科技公司,公司將一直努力搭建“CNS疾病鼻腦遞釋創新藥物研發平臺”,致力于做未來醫學理念的實現者,帶動CNS疾病的下一代創新治療方案。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CNS疾病成為全球面對的重大衛生問題,未來CNS藥物預計實現快速增長,孕育著巨大的市場機會。目前,納菲制藥在賽道上積極布局,其研發管線重點布局鎮痛麻醉類、精神神經類、腦血管類、腫瘤腦轉移及CNS罕見病等適應癥領域,除了NPRD003的IND成功獲批以外,公司的另一款代表性管線NPRD004計劃于2025年申報IND,將突破多肽藥物的無創腦部遞送難題,為難以入腦的藥物鞘內注射提供替代療法。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