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當前,“AI+制藥”正在開辟生物醫藥產業新賽道,傳統制藥的研發門檻高、耗時長、難度大,而在AI的支持下,新藥研發管線的成功率將大大提高,并助力藥企降低成本。隨著中國創新藥研發如火如荼,中國AI制藥企業已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并且新動作不斷。
就在近日,晶泰科技發布消息,該公司宣布與新加坡國立癌癥中心(NCCS)以及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Duke-NUS)開展AI新藥發現合作,這一合作將利用晶泰科技AI和自動化實驗驅動的多肽研發設計平臺,旨在針對腎透明細胞癌(ccRCC)這一常見的腎癌類型,發現并設計出新的臨床候選藥物。
ccRCC是腎癌病例中常見的類型,治療選擇有限,往往需要依賴手術和傳統化療,患者仍存在巨大的尚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
晶泰科技與NCCS聯合開展的研究,將通過AI算法分析患者數據,識別出新的受體靶點,這些靶點能夠被創新設計的多肽藥物精準靶向,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晶泰科技與兩家新加坡科研機構之間的協議強調,雙方將共享后續的商業化成果,為未來的藥物上市鋪平道路。
公開信息顯示,晶泰科技今年6月13日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晶泰科技專注于生命科學和新材料領域的AI及
機器人技術革新,主要為行業提供藥物發現解決方案,以及智能自動化解決方案等。截至目前,晶泰科技仍處于虧損狀態,2023年公司經調整后凈虧損約5.22億元。
新加坡國立癌癥中心(NCCS)不僅在臨床治療方面具有顯著優勢,還在學術研究和國際合作方面有著重要貢獻。
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Duke-NUS)則致力于通過創新的教育和科學研究,提升新加坡乃至全球的醫學實踐水平。
據了解,新加坡在醫療系統中積極推動生成性AI模型和應用的整合,這些項目均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今年10月份,新加坡衛生部宣布將投資2億新元(約合1.5億美元),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在全國的醫療系統中大力推行新型人工智能技術。該筆投資旨在支持技術創新的發展和試點,推動這些創新在整個系統內的規?;瘧?。同時透露了將在明年年中啟動一項全國基因檢測計劃,起初將針對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此外,衛生部還表示,將改善醫療領域AI使用的國家治理,以便在確保安全和可靠的患者護理的同時,推動更多AI解決方案的開發和部署。
2023年,國家衛生科技機構Synapxe與微軟擴了合作,致力于開發“安全GPT”平臺,為醫療專業人士提供一個開發大型語言模型和生成性AI應用的公共平臺。同時,國立大學系統也推出了于大型語言模型的聊天機器人NUHSUSSELL-GPT,該機器人能夠快速總結患者病歷并撰寫轉診信。新加坡綜合醫院也在研究如何在手術前評估中應用生成AI技術。此外,衛生部還在推動醫療像AI的普及,通過去年推出的國家放射學AI平臺AimSG來實現。目前,Sing下屬的兩家醫院已經采用了胸部X光分析AI,國家醫療集團也正在其集群中進行試點。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