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近日,深圳北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星醫療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醫藥行業企業更新了招股書。
據悉,北芯生命于2023年3月向科創板遞交招股書,擬通過第五套上市標準上市,目前已經歷一輪問詢,但仍未獲得上會機會。
禾元生物IPO申請于2022年12月29日獲得受理,2023年1月19日進入問詢階段,截至目前已經歷二輪問詢,但遲遲未能上會。
而天星醫療在2022年剛剛扭虧后便向上交所遞表,擬于科創板上市。
資料顯示,北芯生命致力于開發為心血管疾病診療帶來變革的精準解決方案。其IPO進展緩慢背后,是公司仍存在諸多隱憂。如公司連年虧損,累虧已超7億元,兩款核心產品雖為國內頭款獲批,但后續競品已陸續上市,市場競爭趨于激烈。同時,為公司提供主要營收來源的產品陸續納入省份集采,產品價格腰斬,而公司以經銷為主,或需面臨渠道補差價問題。
招股書顯示,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北芯生命共有9個商業化產品,核心產品包括心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產品FFR系統及IVUS系統。從收入結構看,FFR系統和IVUS系統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比重保持在95%左右,為公司業務基本盤。
禾元生物是一家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核心產品為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目前,臨床應用的人血清白蛋白主要來自于血漿提取,其產量受血漿供應影響。而禾元生物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在轉基因水稻中提取人血清白蛋白,實現“稻米造血”,其獨特的技術路徑也頗受資本市場關注。
但是,目前禾元生物仍存在諸多隱憂。如公司核心產品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HY1001的商業化預期欠佳,面臨技術、推廣、供求三重壓力,即使產品順利上市扭虧仍道阻且艱。其次,公司實控人曾于Ventria Bioscience任職,該公司目前與禾元生物就核心產品HY1001產生的糾紛仍懸而未決,或對公司上市產生消極影響。
招股書顯示,禾元生物尚無商業化產品,目前共有8個在研藥品。從業績上看,公司歸屬凈利潤為虧損。財務數據顯示,2021—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禾元生物實現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1.34億元、-1.44億元、-1.87億元、-7859.2萬元。
天星醫療成立于2017年,主要從事運動醫學植入物、有源設備及耗材,以及手術工具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目前公司仍存在諸多硬傷。如公司核心產品均納入集采,毛利率下滑,渠道補差價影響或仍待釋放,業績預期已明顯轉弱。其次,公司資產負債率低仍高比例募資補流,計劃募資8.8億元甚至高于公司總資產,其合理性有待探究。此外,公司頭次遞表前兩個月存在多名股東突擊入股的現象,目前公司估值已顯著高于可比企業估值水平。
招股書顯示,主要產品為運動醫學植入物、有源設備及耗材和手術工具。其中,運動醫學植入物為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2021年-2023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植入物產品收入分別為0.58億元、1.18億元、1.89億元、1.69億元,占公司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為80.00%、79.80%、78.20%、75.81%。
據悉,一直以來,天星醫療都存在“重營銷、輕研發”的現象。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分別為3658.62萬元、3979.24萬元、6610.79萬元和4245.48萬元,同期研發費用分別為2116.46萬元、1829.86萬元、3502.43萬元、2677.02萬元,銷售費用顯著高于研發費用。
業內表示,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監管政策逐漸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這一轉變旨在通過提高上市門檻、加強審核力度等措施,確保只有真正具備發展潛力、符合市場需求的優質企業才能成功上市。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