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藥網 行業動態】為保障中藥品質與安全,國家藥監局近年一直在通過實施一系列精準高效的監管措施,包括年度中藥生產專項檢查、有因檢查、抽檢、探索性研究以及
中藥材質量監測等多元化手段,來加強完善監管體系。
近年來,我國中藥飲片質量水平在不斷加強完善的監管下已實現了質的飛躍,整體合格率從2018年的88%大幅攀升至當前的97%左右。不過,由于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生產模式落后、質量標準不健全、市場混亂、流通環節多、質量控制困難等問題,藥企因為中藥飲片質量問題被罰的情況仍時有發生。
2月24日消息,經哈市藥品檢驗所等7家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河北省濟鑫堂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三七粉等10家企業生產的10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含量測定、檢查、鑒別。
目前,對抽檢不合格的藥品,相關食藥監管部門已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要求被抽樣單位暫停銷售使用該批次產品,并進行整改。
2月20日,安徽省藥監局發布的最新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安徽道源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因生產不合格藥品被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2019年修訂),安徽省藥監局決定沒收不合格白芍(批號231101)46.11kg;沒收違法所得24963.88元;處罰款58萬元;罰沒款共計604963.88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5月,該企業還因生產的白鮮皮(批號:230301)不合格,被安徽省藥監局沒收中藥飲片白鮮皮(批號:230301)58.652kg;沒收違法所得4841.26元;罰款13萬元。
2月19日,北京市藥監局公布2025年第二期藥品質量安全公告,對藥品生產、經營、使用環節開展了監督抽檢,發現4批藥品不符合規定。
其中,標示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花紅藥業集團股份公司生產的葛根芩連丸[性狀]不合格;標示為北京仟草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瓜蔞、薏苡仁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性狀](發霉);標示為北京明輝恒通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蒲公英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性狀](有蟲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現不合格產品已被查處。
總的來說,我國中藥飲片質量安全一直在不斷提升,未來,隨著相關部門持續重拳出擊,對中藥飲片的抽檢力度不斷加大,行業發展必將越來越規范,整個產業終將走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