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醫藥 CRO行業作為醫藥領域的關鍵力量,在全球醫藥創新生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近年來,全球醫藥研發投入持續增長,驅動 CRO 行業規模穩步擴張。然而,2024 年,CRO 行業面臨諸多復雜因素交織影響,企業業績出現顯著分化。
根據梳理,部分醫藥CRO 企業憑借特色技術優勢,實現了業績的逆勢增長。
以百花醫藥為例,根據公司發布的2024年年報顯示,2024年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大增219.75%至4147.90萬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16%,為3.86億元。
對于公司所處的CRO行業,百花醫藥在年報中表示,中國CRO行業正處于結構性變革與全球化擴張的關鍵階段,創新藥研發主導的產業升級成為核心驅動力。隨著國內創新藥IND占比突破62%,ADC、雙抗等生物藥占比達38%,頭部企業通過18%—22%的研發投入占比持續強化技術壁壘,并依托MAH全生命周期服務(收入增長50%、覆蓋60%國內創新藥項目)形成平臺化競爭優勢。
百花醫藥將以“規模增長與價值創造”雙輪驅動,通過市場提升與外延并購雙軌并行,加快外延式增長的推進進程,實現業務版圖擴張,同步推動經營質量結構性優化,重點落地具有技術協同效應的并購標的,形成“內生增長+外延發展”的復合增長引擎。
根據諾泰生物發布的2024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6.25億元,同比增長57.1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01億元,同比增長145.94%。公司表示,2024年公司發揮學科交叉的技術優勢,憑借國際化BD團隊矩陣式客戶拓展能力及高質量、綠色化的產品,持續擴大優質客戶規模,帶動公司營業收入規模及利潤率水平同比實現較大提升。
據悉,在歐洲市場:諾泰生物與多家頭部仿制藥企開展口服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
原料藥合作;在北美市場:其達成利拉魯肽制劑美國市場原料藥合作、新拓展動物創新藥多肽CDMO 項目;在南美市場:公司簽訂司美格魯肽制劑戰略合作協議、達成利拉魯肽制劑首仿上市原料藥合作;在印度市場:諾泰生物與頭部仿制藥企達成利拉魯肽制劑全球上市原料藥合作、簽訂并推進多個寡核苷酸CDMO 服務;在國內市場:其達成GLP-1 創新藥原料藥及制劑戰略合作。
再看皓元醫藥,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22.58億元,同比增長20.09%;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2.05億元,同比增長60.83%。皓元醫藥表示,公司緊抓行業機遇,通過前端生命科學試劑與后端CDMO業務的戰略協同實現全鏈條價值釋放。根據全年業績快報,公司業務板塊中毛利率較高的前端生命科學試劑業務增長強勁,收入占比較上年有明顯提高。在后端業務領域,皓元醫藥依托小分子藥物研發服務與產業化應用,專注于高難度、高技術壁壘產品開發賦能藥物研發,致力于打造客戶信賴的全球CRO&CDMO合作伙伴。此外,皓元醫藥還持續深化全球化戰略,加速海外市場拓展。
但是在部分藥企報喜的同時,不少醫藥CRO 企業業績卻出現隱憂。
如泰格醫藥發布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24年實現凈利潤3.8億元-5.7億元,同比下降72%-81%,扣非凈利潤為8.3億元-10億元,同比下降32%-44%。據悉,主營業務面臨壓力,新簽訂單價格不占優等因素,共同導致了泰格醫藥凈利潤的同比下滑。
昭衍新藥預計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9.17億元到21.19億元,同比下降約10.8%到19.3%。同時,歸母凈利潤預計約為5869萬元到8803萬元,同比下降約77.8%到85.2%。公司表示,業績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簽單壓力增大和訂單價格下降,從而壓縮了利潤空間。此外,持有的生物資產市場價格下降也對業績產生了消極影響。
再如美迪西報告顯示,公司2024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0.4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6億元。主要原因系:一、2024年,醫藥行業投融資放緩帶來的影響,市場需求發生較大變化,國內行業競爭加劇,公司營業收入未達預期;二、盡管公司嚴格控制成本,但短期內難以與收入降幅同步調整,同時,公司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計提了較大金額的減值損失或預計負債,共同對利潤產生了較大影響。
分析指出,2024 年醫藥 CRO 行業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業績出現顯著分化,這是多種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盡管當前行業面臨諸多挑戰,但也孕育著新的發展機遇。通過行業洗牌與整合,頭部企業將進一步做大做強,技術創新和業務模式創新將為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全球化布局將拓展更廣闊市場空間。對于 CRO 企業而言,唯有積極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強化技術創新能力,提升服務質量,探索多元化業務模式,才能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可持續發展 。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