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健康養生】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高血壓是影響人們健康的常見慢性病,初期癥狀表現常有頭疼、眩暈、心悸氣短、失眠、肢體麻木等。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加劇,城市生活壓力的加大以及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逐年升高。
按照診斷標準,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經非同日(一般間隔2周)三次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考慮診斷為高血壓。
國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數據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達27.5%,患病人數約為2.45億。并且患者正呈現年輕化趨勢,35歲以下的高血壓患者已超過7000萬。這與“健康中國2030”提出的將我國高血壓控制率達50%以上的目標相距甚遠。
目前,高血壓還無法治愈,患者需要做好健康管理,比如控制鈉鹽攝入、增加運動、調整休息改善睡眠、放松心情、戒煙戒酒等。同時,對于通過健康生活方式干預無法達標的高血壓患者,還應在正規的執業醫生指導下使用降壓藥物治療。
臨床上,常見的降壓藥按作用機制可以分為血管緊張素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鈣離子通道阻滯劑(CCB)、β-受體阻斷劑、利尿藥、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六大類。
其中,鈣通道阻滯劑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該類藥物是一線降壓藥,常見不良反應為頭疼、面部潮紅、腳踝部水腫、牙齦增生等。
血管緊張素酶抑制劑如依那普利、貝那普利等,該類藥物可降低血壓,并能保護心臟,預防心臟重構,減少心衰發生。常見不良反應為持續性干咳,多見于用藥初期,癥狀較輕。與保鉀利尿藥合用會出現高鉀血癥,應定期監測血鉀與血肌酐水平,雙側腎動脈狹窄、高鉀血癥及孕婦禁用。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如沙坦類,注意事項和禁忌癥與ACEI類似。
β-受體阻斷劑如普萘洛爾、美托洛爾等,該類藥物適用于伴快速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心絞痛、慢性心力衰竭等高血壓患者。利尿藥則包括雙克、呋塞米、安體舒通等。
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如沙庫巴曲纈沙坦,則是《2023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新增的一種新的作用機制的降壓藥。該類藥物可通過利鈉、利尿、舒張血管以及抑制RAAS和交感神經系統加強血壓控制,也可以提供心、腎、血管等重要器官的保護作用。該類藥物適用于既往使用ACEI類或ARB類的,但血壓控制不理想;高血壓合并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或腎功能減退患者。
此外,中成藥在血壓控制中也有一定作用。常用的中成降壓藥物有:羅布麻降壓片、復方羚角降壓片、山楂(菊)降壓片、珍菊降壓片、安宮降壓丸、牛黃降壓片、清腦降壓片、仲景降壓片、杜仲降壓片等。
業內強調,不論是選擇中藥還是西藥,高血壓患者在用藥時一定要接受正規專業的治療。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