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保稅區域將加快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醫藥等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
3月26日,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保稅區域產醫協同發展大會上,一批中外醫療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在保稅區域落地研發中心、總部、生產基地等9個高能級生物醫藥產業項目,計劃總投資額超15億元人民幣。
當日簽約的項目涉及基因編輯、腦機精準醫療、高端創新醫療設備等新賽道,將為保稅區域培育發展生物醫藥產業新質生產力提供新動能。
業內人士表示,浦東生物醫藥產業優勢,巨大的人口基數和豐富的醫療資源,為推動醫產融合工作,助力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肥沃的發展和廣闊的空間。而生物醫藥作為上海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2023年上海生物醫藥產業規模同比增長4.9%至9337.32億元人民幣。
而保稅區域生物醫藥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已經從“以藥品、醫療器械的進出口貿易為主”向“貿易和研發智造并重”發展。目前,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已集聚了848家生物醫藥企業,涵蓋研發、檢測、生產、倉儲、貿易、供應鏈管理、醫療服務、臨床試驗等全產業鏈環節。數據顯示,2023年,保稅區域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到306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7.3%,占上海市的近三分之一。
據悉,為加快保稅區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陣地,保稅區域將加快推動制度創新,爭取在醫療領域開展壓力測試,支持符合條件的多元化投資主體開展人體干細胞、基因技術研發和推進產業化進程;推動數據跨境流動生物醫藥領域負面清單管理和正面案例實施舉措在保稅區域落地應用場景。
此外,保稅區還將加快推動產業創新,不斷增強生物醫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圍繞承接國內高端醫療器械委托制造和國際進口醫療器械轉移生產兩大方向,推動生物醫藥行業頭部企業、關鍵制造環節和重要功能平臺落地,深化建設醫療器械智造基地;錨定細胞與基因治療賽道,推進在研藥品管線增加、研發進程提速,盡快實現商業化生產,加快打造跨境研發生產先行區。其還加快推動產醫融合,全力打造從研發到臨床再到產業的創新生態閉環。
據悉,當日現場,多家醫院與企業簽約產醫合作項目,將在AI數字孿生教研賦能平臺、特許供藥、細胞治療藥物臨床研究、動物試驗領域智庫建設、移動藥房
機器人等方面開展深入合作。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