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醫藥股市】在多重因素影響下,目前國內生物醫藥企業沖擊IPO步伐減緩。其中6月份以來,已有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傳出終止IPO的消息。
如6月9日,杭州微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微策生物”)終止注冊,終止原因系微策生物及保薦機構主動要求撤回注冊申請文件。根據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終止微策生物創業板股票發行注冊程序。
招股書顯示,微策生物主營業務為POCT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建立了生物傳感電化學、免疫和分子三大技術平臺,并擁有干式生化等領域的研發成果。公司各平臺POCT產品涵蓋數十種檢測項目,包括血糖監測、呼吸道傳染病如病毒抗體檢測項目等。公司擬IPO募資7.75億元,投資于年產量10億人份血糖試紙,300萬臺血糖儀項目、年產250萬臺檢測儀器及8億人份檢測試劑生產及研發項目以及營銷與服務網絡體系升級項目。
6月6日,北交所網站發布關于終止對浙江圣兆藥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兆藥物”)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審核的決定。
圣兆藥物主要從事復雜注射劑的研發及產業化相關工作,是國內少數在長效緩釋制劑和靶向制劑兩大領域同時擁有多個臨床管線的復雜注射劑研發及產業化企業之一。其原擬募集資金127,488.00萬元,分別用于復雜注射劑產業化研發、總部及高端復雜注射劑一期生產線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6月5日,四川錦江電子醫療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錦江電子”)IPO被終止。
錦江電子專注于心臟電生理領域高端創新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銷售。其原計劃募資26.9億元,其中,9.58億元用于錦江電子醫療器械研發及技術中心建設項目,9億元用于錦江電子醫療器械生產基地項目,3.33億元用于錦江電子營銷網絡及營銷能力建設項目,5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6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顯示,四川美康醫藥軟件研究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康股份”)創業板上市申請終止。
美康股份是一家專業從事醫藥知識庫建設和維護,以及臨床合理用藥系統研發、銷售和技術服務的企業。其曾計劃募資4.35億元。其中,2.08億元用于疾病診療知識庫產品開發項目,1.24億元用于研發中心升級項目,1.02億元用于營銷服務網絡與信息化項目。
從6月終止IPO步伐的這幾家企業來看,微策生物及美康股份均選擇的是《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2023年修訂)》第2.1.2條的第一項上市標準,即“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5000萬元”。根據規定,微策生物按照新規進行審核。
從財務數據顯示,微策生物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及2023年1月至6月,營業收入分別為67194.45萬元、126347.96萬元、82879.25萬元和17887.28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6015.25萬元、32819.47萬元、10219.16萬元和2646.19萬元。
美康股份2020年、2021年、2022年營收分別為1.26億元、1.57億元、1.85億元;凈利分別為3877萬元、5066萬元、7233.55萬元;扣非后凈利分別為4004萬元、4685.7萬元、6585.78萬元。2023年上半年美康股份營收為1.13億元,凈利為4622.4萬元。
圣兆藥物結合自身規模、經營情況、盈利情況等因素綜合考量,本次IPO選擇了《上市規則》第2.1.3條第(四)項規定的發行條件:“(四)預計市值不低于15億元,最近兩年研發投入合計不低于5000萬元。”而在終止IPO之前,圣兆藥物曾經歷兩輪問詢,具體來看,北交所關心的問題包括實際控制人大額減持及控制權穩定性,在研管線的商業化風險,關于研發、生產、配送模式相關問題等。
從財務上看,圣兆藥物2020年-2022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987.2萬元、2587.99萬元、2159.37萬元,凈利潤分別為-11805.01萬元、-13198.96萬元、-14446.45萬元,公司越虧越多,三年合計虧損了近4億元。而導致圣兆藥物越虧越多的主要因素皆因其居高不下的研發費用。報告期內,圣兆藥物的研發費用分別為8678.07萬元、10182.06萬元、10849.09萬元。
錦江電子選擇具體上市標準為《科創板上市規則》第2.1.2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40億元。同時,招股書顯示,該公司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7號—醫療器械企業適用第五套上市標準》的具體要求。
從財務上看,錦江電子2020年、2021年、2022年營收分別為4133.9萬元、6061.59萬元、5915.9萬元;凈利分別為2472.5萬元、-1659萬元、-104萬元;扣非后凈利分別為204萬元、-360萬元、-346.69萬元。
分析人士指出,當下醫藥企業IPO步伐放緩,但是此時企業更要具體結合公司實際狀況和發展戰略綜合考慮,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在這條路上,不斷加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努力提升自己的創新及商業化能力。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