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放射性藥物也稱“核藥”,是指含有放射性核素,供醫學診斷和治療用的一類特殊藥物,其在治療腫瘤等方面具有應用潛力。有數據預計,全球核藥市場將由2023年的84億美元增長到2030年的294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
面向百億美元的市場空間,核藥賽道競爭正愈演愈烈,近年來,包括禮來、諾華、百時美施貴寶、阿斯利康等跨國藥企紛紛加碼布局。
例如,就在近日,生物制藥公司Radionetics宣布與禮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以推進Radionetics專有的GPCR靶向小分子放射性藥物。
據了解,Radionetics Oncology是一家生物技術公司,致力于發現和開發新型GPCR靶向放射性小分子藥物用于治療多種癌癥,包括乳腺癌、肺癌和其他尚未得到滿足的疾病。
根據協議條款,Radionetics獲得1.4億美元的預付現金。禮來獲得在行使期結束后以10億美元收購Radionetics的權利。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禮來今年在核藥領域發起的第二筆收購交易。5月21日,國際生物技術公司AktisOncology也宣布與禮來達成重要合作協議,禮來將支付預付款6000萬美元,并可能追加11億美元的里程碑金額,以利用Aktis的技術生產新型抗腫瘤放射性藥物。AktisOncology專注于發現和開發針對實體瘤的新型靶向α放射性藥物,且已完成A+輪融資,具有強大的技術背景和前景。
此外,2023年10月,禮來宣布以14億美元收購POINT Biopharma Global Inc.。同年12月28日消息,禮來成功完成對該公司的收購。POINT Biopharma Global Inc.是一家放射性制藥公司,正在開發用于治療癌癥的臨床和臨床前階段放射配體療法,其核心產品是放射性藥物PNT。收購要約完成后,禮來通過先前計劃的第二步合并完成了對POINT的收購。
除了禮來,諾華今年也在核藥賽道上有新動作。7月2日,諾華宣布其中國放射性藥品生產項目正式啟動工程建設。這是諾華在中國的頭個放射配體療法生產基地,也是其在中國的第二個創新藥物生產基地,投資總額預計6億元。據介紹,在獲得必要監管批準和許可的前提下,諾華中國放射性藥品生產項目預計將于2026年底建成投產。
中信證券研究指出,相較于歐美國家,中國核藥使用率較低,市場潛力巨大。預計相關政策的出臺將規范核醫藥發展,并為中國本土企業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
今年以來,除了跨國藥企布局如火如荼,國內藥企也在核藥領域不斷實現突破。例如,5月24日,東誠藥業公告,控股子公司煙臺藍納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177Lu-LNC1010注射液獲得藥物臨床試驗批準。177Lu-LNC1010注射液是一種靶向生長抑素受體2(Somatostatin receptor 2,SSTR2)的放射性體內治療藥物,適用于治療生長抑素受體2(SSTR2)陽性的胃腸胰神經內分泌瘤(GEP-NETs)。目前全球僅有諾華公司的同靶點藥物Lutathera上市,2023年銷售額為6.05億美元。同在5月,云南白藥全資子公司云核醫藥的INR101注射液也獲國家藥監局批準開展健康人及前列腺癌的臨床試驗。INR101注射液是云核醫藥研發的化學1類放射性診斷類創新藥,適用于前列腺癌患者PSMA陽性病灶的PET成像。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