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行業動態】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AI 制藥正以迅猛之勢崛起,逐漸成為醫藥領域的焦點。據 Research And Markets 數據顯示,2022 年全球 AI 制藥市場規模達到 10.4 億美元,預計到 2026 年,這一數字將將近 30 億美元,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高達 30% 。到 2032 年,全球 AI 藥物研發市場規模預計或突破 200 億美元。
面對擁有巨大發展潛力的AI 制藥產業,當前國內眾多醫藥企業正紛紛聚焦AI,投資、合作等動作不斷。近期,就有多家企業在通過融資,加速在AI領域布局。
近日,有報道稱,自動化人工智能醫藥企業北京若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若生科技”或“Noah AI”),宣布完成Pre-A輪數千萬元融資。
公開資料顯示,若生科技由來自全球一線醫藥企業、AI和互聯網科技公司的團隊組建,融合了對生物醫藥行業的深刻洞察與豐富的人工智能的研發經驗。通過整合生物醫藥領域的專業工作流和醫藥的專業數據,若生科技打造出能夠運用多種醫藥行業專業工具的AI Agent,助力從業者高效完成復雜任務。
1月24日,深睿醫療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總額近5億元,意在深化人工智能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場景應用,搭建全流程全場景AI數智化生態。據了解,公司成立以來業務蓬勃發展,目前以14張NMPA三類證居于行業前列,AI產品年使用量近2億。
1月22日消息,醫療設備研發企業華創神庭(重慶)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宣布完成近千萬元Pre-A輪融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于 技術突破與產品升級、 市場拓展與品牌提升、智能生產與新質生產力打造、頂尖團隊建設4個方面。
其中,在智能生產與新質生產力打造方面,其將通過引入智能制造系統,優化生產線效率與質量,為大規模市場需求做好充分準備。在頂尖團隊建設方面,將吸引AI、芯片技術、
傳感器技術、物聯網技術及醫療市場領域的頂尖人才,為企業的技術創新和業務拓展提供更多支持。
1月7日,全病程管理服務平臺微脈宣布,已完成2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成立9年以來,微脈已打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管理式醫療健康組織(C-MCO),本輪融資將用于這一模式中各病種管理方案及AI領域的持續研發,并進一步在健康服務性消費市場深耕。
近期,醫藥、醫療領域大額融資布局AI消息不斷。對此,業內分析認為,AI醫藥布局正當時,建議從長期成長角度予以重視。此前,國金證券就曾建議圍繞醫療設備與診斷影像、藥物設計和研發、互聯網醫療與大健康展開醫療人工智能投資布局。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