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企業新聞】近期亞虹醫藥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375.33萬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0億元,扣非凈利潤為-4.32億元。據悉,這已是亞虹醫藥連續六年虧損。為此亞虹醫藥近日收到上交所下發的年報問詢函。
根據亞虹醫藥年報顯示,亞虹醫藥核心產品均屬于在研狀態,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達3.65億元,同比增加49.49%。截至年報披露日,公司擁有臨床開發和臨床前研究開發的產品13個,包括泌尿系統腫瘤產品6個、乳腺癌及婦科腫瘤產品4個、婦女健康及其他疾病領域產品3個,其中APL-1706(海克威)、APL-1702(希維她)、APL-1202(唯施可)為研發進度相對靠前的核心產品。
但是,報告期內APL-1202聯合化療灌注治療化療灌注復發的中、高危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關鍵性臨床試驗未達到主要研究終點。上交所要求亞虹醫藥補充說明APL-1202聯合化療灌注的關鍵性臨床試驗終止對于APL-1202后續研發規劃、開發成本、研發風險、市場空間、競爭格局及募投項目推進等事項的具體影響。
對此,亞虹醫藥表示,公司已決定終止APL-1202與化療灌注聯合使用在化療灌注復發的中高危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適應癥的進一步開發,但尚在持續分析ACCRUE研究的臨床結果,將根據分析結果,盡快研判募投項目“新藥研發項目”的可行性變化并視情況及時履行相應審議和披露程序。目前,公司開展的APL-1202的相關臨床試驗均在進行中,臨床結果尚不明確。
除APL-1202與化療灌注聯合使用研究終止外,亞虹醫藥另有APL-1202單藥治療未經治療的中危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的Ⅲ期臨床試驗(“ASCERTAIN研究”)和APL-1202口服聯合替雷利珠單抗作為肌層浸潤性膀胱癌(MIBC)新輔助治療的Ⅱ期臨床試驗(“ANTICIPATE研究”)等多項臨床試驗正在開展中。
此外,針對銷售費用問題,亞虹醫藥表示,2023年公司銷售費用為3442萬元,較2022年合計增加約1983.41萬元,主要是系公司為了通過實踐夯實商業化能力,逐步搭建商業化團隊,人員數量有較大規模的提升,同時歐優比和迪派特在2023年第四季度開始商業化亦相應發生相關推廣費用。
具體如下:職工薪酬同比增長132.92%,增加1293.30萬元,主要原因系2023年度,公司建設具有完整營銷職能的銷售部門,從2022年末的12人擴充到2023年末的134人,增加了122人;推廣費增加主要系公司為與主要客戶建立聯系增加產品城市覆蓋率而召開的各種自辦學術會議、參加各類三方學術會議、展會等發生的費用;咨詢費增加主要系公司醫生數字化服務平臺(虹醫薈)于2023年上線,與之相關的平臺咨詢費也隨之增加;由于銷售人員快速增長,與之相關的職工薪酬、差旅費、辦公費及業務招待費也隨之增加。綜上所述,2023年公司逐步搭建商業化團隊,且公司產品歐優比和迪派特在2023第四季度開始銷售,銷售費用大幅增加具有合理性。
免責聲明:在任何情況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見,均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評論